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以前,人们普遍觉得婚礼的开场肯定没问题,谁知道接亲竟然变成了一个公开收费的赚钱手段。
最近,河北一位新郎在接亲的时候,竟然被女方家里人挡在了门外。新郎和新娘只能隔着玻璃攀谈,为了早点把新娘接走,新娘也是直接给了新郎一个新主意。
婚礼那天,新郎心里可高兴了,他对这场“接亲”的考验已经进行过无数次模拟演练,觉得自己准备得妥妥的。
没想到,新郎的接亲队伍一到那边,娘家却把门给关上了,里面的新娘和她那群“严阵以待”的家人正等着呢。
他脸上挂着标准的微笑,轻松地从门缝递出红包,嘴里念着那些早就背得滚瓜烂熟的吉利话。门里的人接过红包,也很配合地玩了几个小把戏,气氛顿时热闹起来。
一切看起来都是走个过场,随便糊弄一下就能继续接下来的剧情。而新郎觉得,这些都是为了增添喜庆氛围而设的环节。
谁能想到事情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呢?新郎以为红包发完,祝福说的差不多了,门中的娘家人却一点也不打算让他们进去,看来他们的要求还差得远呢。
按计划本该半小时的接亲流程,结果硬是拖到了一个小时。起初的热闹气氛,也渐渐有些不对劲了。
在这场吉时紧凑的婚礼中,一个小时简直是天大的麻烦。新郎的笑容,从刚开始的期待,变得越来越僵,接着又充满了焦虑,最终无法压抑的怒火火冒三丈。
新郎脑海里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,想要一头闯进去,但没多久,理智就让他打消了这个主意。他心里清楚,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,哪怕是一点小冲突,都会搞得场面一团糟,更会让里面的新娘心里受伤。
当怒火积攒到极限,又无处发泄时,反而萌生出一种奇怪的平静。他感觉仿佛被什么惊醒了,原本因为烦躁而紧绷的身体,突然变得放松,心里的愤怒也慢慢化开。
他不再往门缝里塞东西,也不再恳求或者迎合门里那头的要求。这会儿他清楚了,既然怒火没有解决任何事情,而妥协也无济于事,那就干脆不再参与这个游戏了。
就在这时,婚礼现场发生了最奇特的一幕,新郎完全不急了,他缓缓走到窗边,透过玻璃和新娘对视,面带微笑。他的神情显得十分悠然,仿佛自己并不是这场婚礼的主角,而是路过的旁观者。
他甚至趴在窗台上,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的新娘,仿佛想把这隔窗相望的瞬间,变成一种与众不同的仪式。
门外渐渐安静下来,屋里的娘家人却愈发心急。原本坐在床边的新娘也安静不住了,随着吉时的临近,她感到无比焦虑。她赶忙来到窗前,声音压得很低,给新郎出了个主意。
新娘指了指旁边的侧门,她急切地催促新郎快点,告诉他一会儿自己会在那边等他。
新郎对此却丝毫不着急,慢悠悠地摇摇手,语气轻松得仿佛在聊天气:“别急别急,我们在这待一会儿也不错。”
这份从容中,还透着一丝若即若离的玩笑,他转身对着那扇紧闭的门,慢条斯理地说:“我先去趟厕所,等你们讨论完再找我。”
显然,这一招比不停地发红包有效多了。当一方将对方的“着急”视作可以不断加码的筹码时,新郎的一句“不着急”,立刻让娘家人完全失去了底气。
原本等着新郎妥协和难堪的娘家人,这下愣住了,面面相觑,显得有点慌了。他们心里忐忑,想着这位新郎是否会真的就此转身离开。这场婚礼的局势瞬间发生了变化,新郎通过近乎消极的抵抗,重新掌握了婚礼的主导权。
不过这场堵门的闹剧,最终会平息,婚礼的程序还是会继续进行。只不过,这场变味的婚闹,成了两位新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障碍。
新郎在迎亲的时候被折腾得筋疲力尽,这种“刁难”有可能成了心里的一个梗。当时虽然忍住了不发作,但未来长长的婚姻生活中,这个问题可谁也说不准,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争吵的导火索。
新娘当时真是尴尬得不得了,一边是亲近的亲人朋友,另一边是要携手共度一生的爱人,亲友们的举动让她左右为难,而爱人的窘迫又让她心里难受。
她既不能制止亲朋好友的胡闹,也没法替新郎去推那扇门,只能无奈地站在一旁,眼睁睁地看着原本愉快的喜事因为这些无谓的纠缠而变得有些阴郁。
婚礼的真谛应该是两个人的相伴与誓言,所有的环节都是为了增添喜庆,而不是增加烦恼。当那些传统习俗被简化成一套可以照搬的流程和台词,婚礼的精华也就随之流失了。
这一连串的做法,让原本应该是充满喜悦的婚礼,变得不像亲友间传递祝福和互动,而成了一场冷冰冰的任务。
从根本上说,这场婚礼的问题,不是出在婚闹上,而是有些人早就把它当成了发财的机会。原本热闹的仪式,如今却变成了一场看谁更听话、看谁掏钱的考验,这样一来,热闹的气氛反而变得淡了。
下一篇:没有了